

基层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崇左市供销社牢牢把握供销社“为农、务农、姓农”根本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边境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水平,在促进兴边富民和推动边境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打通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双向流通。一是打造农产品品牌。崇左市供销社聚焦服务当地重点产业发展,指导社有企业与生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供销社展销平台帮助推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结合“糖都”文化旅游开发,携手生产企业在江州区新和镇打造的“卜花贝侬”古法红糖,先后在全国人民大会堂、民政部、广州市、广西大厦、会展中心、荔园山庄、东盟特色产品汇聚中心、自治区机关食堂、崇左市机关食堂职工服务中心、崇左山东商会、左江花山岩景区等地线上线下展示展销,产品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和外界的广泛好评。江州区那隆镇那内村、拾义村两个村供销社通过注资联营与茶企业合作,打造“小明山”、“三叶尖”等古树茶品牌,其中拾义村坝何野生锯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中国优质茶叶金奖单位”。二是举办供销大集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文旅推介等活动,开展灵活多样的供销大集农产品展销活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擦亮“魅力崇左·国门供销”广西供销大集品牌。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助推当地农特产品流通和消费提质扩面。2024年全市系统共举办268场次,助农销售金额4828万元。三是通过“832”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指导各县(市、区)供销社通过“832”平台销售本地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4年底,崇左市四个脱贫县(大新、天等、宁明、龙州)进驻“832”平台企业产品销售额累计6114.36万元。四是积极与电商企业合作。江州区供销社借助拼多多、抖音、京东、淘宝、微信视频号以及左江优先农民电商合作社等本地社会电商平台销售本地果蔬、茶叶、蜂蜜、腊鸭、香米等各类农产品。大新县供销社联合爱乡下、青创协会、归春里等县民营电商企业组建集农产品生产信息收集、协调、发布、产品订购、供应、集散和网络销售为一体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
二、以市县联动为基础,构建农资四级服务体系。崇左市供销社紧扣“强边固边、兴边富民”目标,依托社有农资企业,推动崇左市供销现代农业服务公司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打通边境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崇左市供销社推动社有企业崇左市供销现代农业服务公司在边境县宁明县共建成了3个乡镇农资集采集配中心,在龙州县正在建2个乡镇农资集采集配中心。今年以来,3个集采集配中心共销售化肥5000多吨,农资供应服务辐射4个乡镇51个村屯。
三、坚持“一日客户,终身服务”理念,拉长为农服务链条。依托乡镇农资集采集配中心服务平台向乡村延伸服务,以“农资集采集配+全过程服务”新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了长途运输中间环节成本,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保障农资供应充足。通过联合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企业+基层社+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经营,在宁明县海渊镇蔗园村开设了供销农资经营店,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放心的好肥料。同时,崇左市供销社协调崇左市供销农业服务公司组建起了一支8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甘蔗、桉树、蜜柚、坚果等基地,甘蔗、桉树产业开展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及病虫害管理等农技服务40多次,服务100人次;举办农技服务培训10多次,培训100人次以上。
下一步,崇左市供销社将持续推进边境基层社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助力兴边富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